首页 > 健康 >

调整举措基于优化防控,居民仍要做好个人防护

发布时间:2022-11-18 09:03:10阅读:

日前,《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防控救治与核酸检测组关于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对防疫措施做出部分调整。对此,武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所长杨小兵表示,这些举措是结合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优化,居民万不可有松懈思想,务必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调整基于优化防控

更加强调精准防控

记者看到,《通知》上一个显著变化,是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管控措施由“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以上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仍实行集中隔离。

对此,杨小兵在受访时表示,这些举措是结合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的优化,更加强调精准防控,增信心稳人心,市民群众还不能放松警惕。

他介绍,随着病毒变异,其潜伏期逐渐缩短,在5天内发现阳性的概率很高。在5天集中隔离结束后实施3天居家隔离,能够最大限度管控住风险。此外,根据国家疾控局评估,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感染风险极低,通过闭环和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者。

杨小兵介绍,优化调整是在坚持既定防控总策略和总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以更精准、更有力的措施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效,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不串门,不扎堆

社区内活动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下更容易放松警惕,出现小区内遛弯不戴口罩,扎堆聚集聊天等现象。杨小兵提醒,鉴于当前疫情形势,居民应加强个人防护不放松,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重点注意以下六点:

正确佩戴口罩

居民即便在小区内活动也不可掉以轻心,注意正确佩戴口罩,使用时要沿鼻梁压紧鼻夹并检查其气密性,确保口罩贴合面部和口鼻,口罩被污染或打湿后要及时更换。

坚持手卫生

在收取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外出返家后,触摸口鼻和眼睛前,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等,一定要认真洗手、进行手消毒。

保持安全距离

坚持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避免去棋牌室、麻将室等人群密集场所。排队做核酸、排队坐车、排队购物等场景下,注意保持“一米线”社交距离。少聚餐、分餐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上班族应坚持从住所到工作单位两点一线,出行途中做好防护,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定时开窗通风

多开窗,常通风,做好房间清洁,保持房间整洁。

养成健康作息

积极调整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健康饮食,增强抵抗力。

做好自我监测

养成日常健康监测的好习惯,一旦发热超过37.3℃,或出现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症状,务必佩戴口罩,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就医过程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来源:健康湖北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

(责编: 网络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ID=32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