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祠堂建筑结构名称图片(祠堂建筑结构名称图片高清)

发布时间:2022-11-15 12:15:42阅读:

    今天智云国际小小来和大家谈一谈聊一聊关于祠堂建筑结构名称图片(祠堂建筑结构名称图片高清),以及曾氏祠堂的公祠结构、李纯祠堂的建筑结构、厦门市定安小学内隐藏着一座百年祠堂,祠堂叫什么名字?是为谁建造的呢?、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相关信息的知识内容,经过信息安排先从目录开始一个个讲解细说,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你想测算一下你的情况,那就测算一下,同时收藏一下本站,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曾氏祠堂的公祠结构

        宗圣公祠分前、中、上三厅。前厅三门六开,正门入口置一对龙头石鼓。厅顶或雕或刻或画,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寓意吉祥,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厅顶正中那直径2米有余的腾云团龙,神采奕奕,动感十足。
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中厅,迎面便是一个大天井,约100平米见方,这使得宽阔的中厅丝毫不用担心采光问题。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天井正中,一口古井赫然在目,至今仍水清泉畅。这种上有天井、下有水井的形制,在赣南客家祠堂中是极为罕见的。
中厅高堂,正挂一牌匾,上书三个遒劲大字——“崇孝堂”。此乃本族先人、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正四品)的曾汝召所题。古往今来,全南在外为官者不多,高官尤少,曾汝召乃其中翘楚。《全南县志》载,汝召为官绩著,曾上书力陈民生疾苦,免除了朝廷增摊给家乡的税银,还曾痛谏万历皇帝革除“左道”之弊,“慎微戒忽”。如此刚直不阿、心怀苍生的官员,在昏庸腐败的大明万历朝可算是一个另类吧。从匾名所题,不难发现这位老先生在弘扬祖训、教化后人方面亦毫不含糊。曾子的孝道思想已成为一种精神风范,于曾氏宗族世代薪火相传。
从中厅沿回廊,转过门屏,即步入上厅。上厅又留有一天井,约30平米见方,采光极佳。抬眼望厅堂,前檐又挂一牌匾——“簪缨世家”,右柱书“簪缨辅国政”,左柱书“世家藏经纶”,彰显出曾氏宗族书香传承、仕人辈出的无尚荣光。
厅顶便是曾氏族人祭祀祖先的圣地。设有一巨型神龛,翕座为马鹤狮麟等吉兽花板,侧为棋盘状花格窗,美轮美奂,肃穆庄严。曾氏祖先牌位即供奉于此,上百块神主牌分几层陈列,密密麻麻,蔚为大观。每年农历三月十三,当地的曾氏宗亲都要在此举行“太公会”仪式,摆酒设宴,祭祖祈福,一派喜庆热闹景象。据专家考证,“太公会”是全南这支曾氏所独有的习俗,流传至今已400多年,集中体现了崇孝、守信、向善、和谐的行为理念,颇有曾子遗风。
上厅两侧,各建有一楼阁,分别置厢房2间。伫立楼阁,古祠建筑之匠心独运一览无遗:祠堂依客家民居风格合院而建,又与墙厚、窗小、天井窄、光线暗之客家民居传统迥异,气势恢弘,落落大方。更令人称奇的是,整座祠堂由54根直径为0.42米或0.22米、高7.4米的木柱支撑,所有横梁均呈微弓状,栋梁则由榫连接,榫背用横契锁定立柱,无论是整体考量,还是细节设计,无不契合力学原理。这使得宗圣公祠虽经600余年风雨沧桑而仍巍然屹立。

二、李纯祠堂的建筑结构

        李纯祠堂正门两侧,雄踞石狮一对, 面对正门有照壁、横障,两侧原有的 “翁仲”(即石人、石马、石碑)已不复存,但几株翠柏仍肃立于门前。进入正门,玉石牌坊首当其冲,牌坊后东西矗立“华表”一对,前行有玉带河,跨河有玉石桥,石雕精细,实际上就是一个缩小了的“金水桥”。往北,院分三进:头道院的迎面为前殿,东西有配殿相称,规格略小。院内是祠堂的花园,园的东北角和西北角各有角门和二道院相通,二道院是祠堂建筑的主体,中殿左右有配殿陪衬,东西有厢殿相对。南面是戏台,戏台顶部有“玉龙戏珠”的大浮雕。第三道院的布局与二道院相同。两道院的四周,皆有游廊环绕,两道院之间,有夹道通连。庭、堂、殿宇皆为古典形式的砖木结构。殿顶覆以彩色琉璃瓦,重檐斗拱,五脊六兽,顶板描金,方砖铺地,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三、厦门市定安小学内隐藏着一座百年祠堂,祠堂叫什么名字?是为谁建造的呢?

厦门定安小学内的百年祠堂叫做江夏堂,也称作黄氏江夏堂,坐落于厦门市思明区钱炉灰埕2号(老虎城后面,附近就是中山路步行街),文安小学内,是清代典型的宗祠建筑。

厦门江夏堂的建造历史:

厦门江夏堂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于1918年竣工。”清宣统武状元黄培松奉旨且在黄氏旅外宗贤的鼎力资助下,建造厦门江夏堂光宗耀祖,供黄氏族人饮水思源,聚会谒祖。

江夏堂原有建筑规模宏大,包括“紫云屏”、“宗贤堂”、“拜庭”、“祖祠”、“宗亲会馆”、“后花园”、“望海亭”和“江夏小学”,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其中,“江夏小学”于1949年解放后成为公立小学,后改名“文安小学”,沿用至今。

厦门江夏堂建筑格局:

因为江夏堂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黄培松奉旨建造的宗祠,所以当时朝廷特派匠作前来监工和指导,建制规格相当高。


1、整体布局:

厦门江夏堂坐南朝北,占地373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八椽,高12.5米,重檐歇山顶,抬梁砖石木结构。


2、祖堂装饰:

祖堂是现仅存的建筑,为典型的晚清建筑,以花岗岩和红砖砌墙、红瓦屋顶,富有闽南建筑特色,门殿为抬梁式木质结构,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梁上附有大量雕刻。祖堂周围有青石石墩,石墩上有浮雕、线雕,据传用青石料进行装饰雕刻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才能做到的。


3、祖堂牌匾:

祖堂大门框上悬挂着楷书“江夏堂”三个字,显得端庄雄伟,深厚有力。


4、祖堂内部:

祖堂内分为大殿和供台两层,石质的供台上雕刻异常精美,均是栩栩如生的人物浮雕,这些浮雕反映古代的历史事件和一些孝道、礼制的历史典故。


5、藻井:

站在祖堂中央,抬头可见一个呈圆形状的藻井直插屋顶,气势威严。藻井是由一层层的斗拱八卦状排列并叠盖而成。它呈外方内圆,寓示族人对外方正,对内团结形成向心力,并且还寓有天圆地方的深刻内涵。

藻井的整个木结构相当完整,透顶镂空镶金木雕。柱头、垂柱、斗拱等构件都雕有飞天、花卉、祥禽等精美的图案,并全部贴以金箔。

厦门江夏堂的建筑成就:

江夏堂整体建筑至今仍流金溢彩,美轮美奂,再现宫廷匠作高超工艺。文物专家认为,江夏堂祖堂的漆金木雕价值非常高,是岛内艺术价值最高的老建筑。

顶部中央设藻井,呈斗八形,以层层斗拱叠架而成。细细看来,祖龛精雕细刻,全部以漆金装饰,底座为青石须弥座。历经百年沧桑,江夏堂现仅存祖祠和宗亲会馆两座建筑。

厦门江夏堂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江夏堂于2004年11月,被厦门市政府立碑列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面积为初建时的所有建筑群和范围。

2009年,先后被列为市级第二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7月,黄氏宗祠“江夏堂”正式动工修缮。这也是厦门首次对城市中的大型宗祠类建筑进行大规模维修。

2018年适逢江夏堂落成一百周年,更举行盛大的庆典和文化交流联谊活动。

保护古建筑,传承历史文化

厦门是一座值得慢慢行走细细品味的城市,尤其是那些老城区的小街巷,每一条街巷背后都有故事、有历史,而江夏堂前世与今生,让我们感受到厦门的文化。

四、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

        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簇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澄海市后溪乡芳庄堂,堂正中入门有一祖墓,这一现象在潮汕是极其罕见的。

       以上就是智云国际小编对于祠堂建筑结构名称图片高清(曾氏祠堂的公祠结构)的内容
一、曾氏祠堂的公祠结构;
二、李纯祠堂的建筑结构;
三、厦门市定安小学内隐藏着一座百年祠堂,祠堂叫什么名字?是为谁建造的呢?;
四、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信息和相关问题的汇总解答,祠堂建筑结构名称图片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责编: 网络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ID=32的表不存在(操作类型=0)